浅谈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常见问题和对策

扫描到手机查看
作者: 林春华 2022-05-05 17:00  安全风险自辨自控 遏制重特大事故 隐患自查自治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双重预防机制,企业积极落实创建双重预防机制,结合实际情况看,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常见的创建双重预防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供广大朋友借鉴参考。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生产关乎社会大众权利福祉,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把安全生产作为民生大事,纳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中。


经过各方多年来的共同努力,我国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好转。但事故多发易发的态势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任务仍然艰巨。尤其是伴随着新产业新领域的发展,形成了各类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交织叠加的状态,导致非传统高危行业领域事故频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直接影响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严重冲击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早在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


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也提出:


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有效管控风险,排查治理隐患,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思想共识,推动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促使企业形成常态化运行的工作机制。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实基础。在一系列举措下,各地积极推进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完善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连续保持“三个下降”,事故死亡人数也在连年降低。与此同时,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


一些企业往往将风险辨识评估任务直接分配到某个或几个部门,由部门的几名员工各自辨识本部门存在的风险,然后将风险辨识结果进行简单汇总,形成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没有体现全员参与,没有做到全覆盖。

一些企业在风险辨识评估过程中,选取的辨识范围过于狭窄,没有覆盖全流程、全区域。有的片面理解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就是预防和控制人身伤害事故,而对设备事故、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等其他事故类型的风险辨识评估不充分、不全面,甚至没有开展风险辨识评估。

一些企业因风险辨识不深入,导致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没有针对性,工作职责得不到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难以发挥作用。


01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存在的常见问题


这些常见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归纳来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生产相关概念不清,风险辨识不具体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性工作,就是风险辨识。参与辨识的一线岗位员工,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对危险源、风险、风险点和隐患的概念理解不清,只能机械性的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从理论性层面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总体概括性分类,未能有效结合自身岗位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辨识(一线员工认知限制)。危险源辨识也就存在思路不清、描述不统一、深度不够等问题。甚至在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对事故类型的分类时,员工也常把事故类型误认为危险有害因素,最后也就难以形成高质量的双重预防机制体系。


二、重视程度不够高,全员参与未落实


企业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工作推进迟缓,存在上热下冷、上紧下松现象,甚至有抵触情绪。


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全国各地不同程度的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隐患自查自保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安全信息化系统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举措,给企业带来精神、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压力和负担。


企业仅组织召开中层领导培训会,安排安全管理人员编织一套没有实际意义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文件。既没有体现全员参与,也没有做到全覆盖,更谈不上结合企业实际。除了劳心费力,毫无成效。亦或是将建设任务委托给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保姆式”帮扶工作,仅依靠第三方机构人员进行编制。而作为生产一线岗位的员工,没有做到全程参与企业安全风险的辨识与评估等工作。员工也就不了解本岗位存在的风险点、危险源及其危害后果,更不能做到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导致无法打破一线员工认知受限的问题)。形成的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造成了体系建设与企业实际严重脱离,建设效果大打折扣。


三、未能实现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的有机联系


由于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或是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低等原因,企业员工不具备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的基本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未能结合自身实际,灵活掌握应用相关标准规范。对风险分级的方法理解不准确,导致风险点确认、风险分级、风险管控措施等工作内容定性不准,所形成的风险管控清单缺乏具体性、全面性。风险管控清单中的管控措施,也未能作为隐患排查清单内的排查内容及标准,导致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割裂开来,失去了用风险管控来指导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作用。


四、隐患排查治理未落到实处


企业制定了全面的隐患排查清单,但未能实施分层级、分专业、按频次进行隐患排查。甚至脱离这个清单,仅仅依靠几名安全管理人员的经验,制作一个简单的检查表,没有统一的检查标准,检查工作服务于表面,流于形式,致使检查出的隐患质量和数量大大折扣,大量现场隐患问题没有及时发现。


五、不能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安全规程


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偏重于隐患排查治理无论是安全管理人员还是岗位员工,大多都是基于同样的认识。这就造成事故隐患层出不穷,同一种类型的事故隐患重复出现。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产生事故隐患的本质是什么。因此,无论是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还是进行隐患排查治理,都是泛泛而谈,围绕如何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管理理念进行。多数情况下是着力于如何从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防止事故的发生,这就导致治标不治本。


员工在工作中不了解、不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凭经验、感觉和心情操作。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不清楚生产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在作业流程管理、工艺设计中存在盲点。例如,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装置设计、制造存在缺陷;在生产组织中安全措施缺失;在作业过程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擅自省略工作程序,或者拆除安全闭锁装置;在检维修工作中,拆除安全防护装置后不及时恢复;在高风险作业和特种作业时不正确履行工作程序和审批制度等。这些事故隐患往往反复出现,一旦排查整改不到位,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六、各级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的安全检查未能适应新的安全管理要求


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各级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的安全检查,为促进和提高企业安全管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特别在2007年原国家安监总局发布《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16号令)以来,更加进一步规范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但随着新产业新领域的发展,非传统高危行业领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各类新的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复杂多变,事故多发易发的态势有所抬头。仅仅依靠几名安监管理人员和简单的检查表,以突击式、运动式的安全检查,已不能满足企业在以风险为核心的安全管理的需求。


因此,各级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的安全检查,也应该随着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改变而改变。要把传统的以隐患为核心的安全检查模式,转变到适应企业以风险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方式上来。安全检查的职能除了原有的查检内容外,应该作为对企业风险分级管控的进一步强化与深入。通过各级监管部门的安全检查,查找企业在开展风险管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导和帮助企业构建起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两道“防火墙”。


02 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如果我们总以过去一样的方式做事,那么得到的结果总是同过去的一样。该如何解决当前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存在的问题,确实构筑起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双重预防机制的二道防线是什么。第一道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第二道是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


可以说,安全风险管控好了,就不会形成事故隐患,隐患一经发现,及时治理就不可能酿成事故。要通过双重预防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针对企业在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按照以下建议逐一解决。


一、厘清相关概念


进行风险辨识首先要搞清楚危险源、风险、风险点、危险源辨识和隐患的概念。这些概念的认定不清,将会导致辨识分析有误。


1、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和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的组合。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状态是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身健康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人的因素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是指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是指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管理因素是指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2、风险。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等于可能性乘以严重性。


3、风险点。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比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在罐区进行的倒罐作业、防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等,也是风险点。


4、危险源辨识。风险辨识即为危险源识别,它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常用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风险矩阵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风险程度分析法等等。


5、隐患。隐患即为失控的危险源,一般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上的缺陷和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方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安全生产来说,这个蚁穴就是隐患,一个安全隐患就可能酿成一起事故。


6、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的工作主体都要求全员参与,工作对象都要涵盖人、机、环、管各个方面。但风险辨识侧重于认知固有风险,而隐患排查侧重于各项措施生命周期过程管理。风险辨识要定期开展,在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以及组织管理机构发生变化时开展。而隐患排查则要求全时段全天候开展,随时发现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二、加强全员培训,落实全员参与


壳牌人员行为原则第9条说,“Our people are the masters of their job and the key to solutions.”我们的员工最了解他们的工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线岗位员工是安全风险辨识工作的主体,也最熟悉掌握岗位中每一项作业活动和每一台设备设施。对存在的各类风险最具有辨识能力和防范经验。一线岗位员工的文化知识和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也不仅相同,要分层次分专业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风险辨识、分析及管控的培训教育。通过开展全员培训教育,提高员工识别风险和管控风险的能力,最终形成全面具体的风险辨识管控清单。


三、建立隐患排查一岗一清单和闭环管理机制


通过风险管控措施,制定不同管控级别的隐患排查清单,做到“一岗一清单”,解决员工不知道查什么、怎么查的难题,使隐患排查工作逐一分解、层层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排查本企业在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及隐患。既要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机制,实现隐患的排查、登记、评估、治理、报告和消除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也要实现隐患治理的“五落实”,即落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落实整改时限、落实整改预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


四、加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有机结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不是两个平行的机制,更不是互相割裂的,二者必须实现有机的融合,形成常态化运行机制。


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企业通过组织实施风险点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和风险分级管控。根据风险评估分级结果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确定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清单中的风险管控措施即为隐患排查的内容及隐患排查清单,实现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或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减轻事故发生后的严重程度。


隐患排查治理是风险分级管控的进一步强化与深入。通过隐患排查治理,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或不足,从管理制度、技术和应急等方面,采取风险管控措施予以整改。同时,分析和验证各类风险辨识、评估的全面与准确性,更新风险信息与风险管控措施,补充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实现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既产生又依赖大量安全生产数据,要克服“纸面化”可能带来的形式化和静态化。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安全风险清单和事故隐患清单电子化,建立并及时更新岗位人员信息库、设备设施库、作业活动库、风险巡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库,实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信息化的、有机融合,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


要绘制安全风险分布电子图,并将重大风险监测监控数据进入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信息系统自动化分析和智能化预警的作用。


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综合平台,尽量实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信息化的融合。通过一体化管理避免信息孤岛,提升工作效率和运行效果。


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安全规程进行作业


国家标准和安全规程都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结果,不是什么部门或者什么人凭空想象出来的。认真执行国家标准和安全规范,是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开展的法律保证,是生产出合格产品、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受到伤害、环境不受到损害的最低要求。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建立企业控制风险、防范事故的长效机制。


方法没有复杂与简便之分,只有适用和不适用的差别。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员工不多、技术力量不足的情况,企业要强化全员培训,让全体员工都接受并自觉践行风险优先的理念,学习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的基本方法。


可以聘请专家开展首次风险辨识,并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简单实用的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制度。通过岗位风险告知卡、隐患排查清单等简便措施,确保每一个员工能理解、会上手、有任务。


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对本企业存在的高风险,制定管控措施,落实管控责任。中小企业切忌走入花钱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制定一大堆文件后,束之高阁的歧途。提倡用简单的制度,明确的职责,管控本企业的高风险,排查并治理本企业的大隐患,有效防范伤亡事故发生。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无论是企业还是相关政府部门,都要坚决摒弃“事故不可避免论”,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紧盯风险隐患,强化整改落实。对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底数要清、情况要明。对隐患问题要锲而不舍,盯着解决。


只有从制度上完善双重预防机制,从落实上让一线员工全员参与,才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最终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来源:小明说安全

作者: 林春华 2022-05-05 17:00  安全风险自辨自控 遏制重特大事故 隐患自查自治
联系我们
  • 400-071-1996
  •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翠竹街2号59楼

扫码下载APP

扫码注册鑫安云
实现智慧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