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班,最容易出事的环节!做好“五交、五不交”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不少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交班引起的,一人失误、全员遭殃。那些发生在交接班时的惨痛代价,实在令人心痛,千万别让交接班成为催命符!
案例一:
2021年8月22日,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天雄新材料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中毒事故,15时许,制液分厂化合车间员工进行交接班时,在场的9人中毒,造成4人死亡,5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
碳酸锰矿石在使用酸性废电解液进行浆化、使用稀硫酸进行浸出过程中,矿石中的金属硫化物(如硫化锰、硫化铁等)与酸反应产生硫化氢,当天投入生产的碳酸锰矿石含硫量较高,由于风机、洗涤塔等环保设施在事发前未运行,加之事发时气象条件(风速2m/s,相对处于静风状态)致自然通风不良,造成硫化氢从浆化池、浸出化合桶中逸出并持续在化合车间内外大量集聚,导致事故发生。
案例二:
2019年6月26日,河南省开封旭梅公司天然香料提取车间发生一起燃爆事故,最终造成7人死亡、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000余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
由于工人错误操作,使常压设备带压运行以及开封旭梅公司擅自变更设备工艺和用途是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据调查,交接班时有工人发现1号提取罐底部有泄漏,几名工人随即上前封堵。在封堵过程中,19时53分许,由于提取罐的破真空阀和冷凝器接收罐下部阀门都没有打开,对罐内物料的加热使得罐内压力不断升高,罐内物料从罐底泄漏,直至将提取罐底部的快开式卸料口放料盖爆开。
罐内约1000千克乙醇和240千克红枣从罐底泄漏后,被静电引燃,挥发的乙醇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西墙窗下存放的约1200千克桶装乙醇以及装置区周边存放的提取液又被引燃,火势进一步扩大和蔓延,造成7人死亡、4人受伤的较大事故。
所以说,严格做好交接班,对化工企业来讲,是理清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
交接班有什么作用?
1、首先要求每一名员工必须提前来到装置现场巡视生产运行情况,了解设备状况、工艺参数变化、岗位人员的执行力等。
2、然后查看各自对应的岗位运行记录,通过岗位人员记录的内容,对上一班中出现的问题事先了然于胸,这些可以说是交接班的“软性”要求。
3、通过查看班组交接记录,员工能够详细了解上一班任务完成情况及下一班的注意事项。
4、班组交接班要对公司新的管理规定、会议精神或重大事件进行简要整理传达并融会贯通到实际工作中。
5、车间及班组长通过交接班工作,可以对每一个班次员工的优劣评价进行汇总分析,制定经济责任制考核,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等等。
五交
✍交本班生产负荷、机组配置、工艺指标、产品质量和任务完成情况;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消耗和存量情况。
✍交各种设备、仪表运行情况及设备、管道坚固和跑冒滴漏情况。
✍交不安全因素及已采取的预防措施和事故处理情况。
✍交原始记录是否正确完整和岗位辖区内的定置定位、清洁卫生和其他工种在辖区内活动情况。
✍交上级指令、要求和注意事项。
五不交
✍生产工艺有大的波动,生产工艺、设备有异常但情况不清或问题严重不交,应先处理后再交接。
✍工具防护器材、消防器材不齐全,不完好不交。
✍岗位秩序和卫生情况不好不交。
✍原始记录不清的不交。
✍接班者不认真、不签字不交。
交接班制度很重要,只有交得干净彻底,方可保证接班人员更安全!
来源:班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