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冲天丨凌晨一点锦州一小区电动车棚起火,80辆电动车被烧毁

11月2日,凌晨1点37分,锦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解放路消防救援站接到报警称白日北里5号楼前电动车棚起火,解放路站遂即出动4车15人赶往现场。
1点42分,车辆人员到达现场。经过现场勘查,车棚面积大约45平米,停放车辆约80辆,正猛烈燃烧,大火顺着窗口喷出。指挥员随即命令铺设六支水枪阵地分别从不同方向对车棚内火势进行扑灭,在扑救过程中,战斗员的身姿与大火形成鲜明对比。经过了25分钟的扑救,成功将大火扑灭,阻止了火情进一步蔓延。
对此,有网友提出疑问,现在电动车不能上楼,集中停放和充电又怎么来确保安全?对此,小区物业要遵守有关规定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小区业主也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注意使用安全。
物业要怎么做?
物业服务企业或者主管单位的住宅小区应当依据《物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设置专用停放场地和充电设施,对管理区域内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予以劝解和制止。
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公共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责任,对于不能正常使用的公共消防设施,应当立即更换维修,保障消防安全。
火灾发生后,小区物业人员应立即报告火警、组织人员进行初期火灾扑救及人员疏散,并在消防救援人员到达后协助消防救援人员进行灭火工作。
消防控制室应当按照规定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班不少于2人,值班人员应当持有消防控制室操作职业资格证书。
业主要怎么做?
小区业主要做好“两不要、一禁止”:
一是不要买非正规途径生产且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假冒伪劣、三无电动车,看准电动车是否具有3C认证;不使用质量不合格的电动车蓄电池及有关产品。
二是不要贪图跑得快、跑得远,擅自加装、改装电动车或者更换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机和蓄电池等动力装置以及拆除或者改动限速装置。
三是禁止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其充电,依法依规将电动车有序停放在安全地点,充电时应当确保安全。
电动车火灾发生与群众使用电动自行车增多及高温、多雨易导致电动自行车故障相关,“外卖快递小哥”是最常使用人群之一。我国电动自行车存量增量巨大(超3亿辆),一旦起火将封堵逃生通道并形成烟囱效应,易造成群死群伤。
近年来,电动车起火、爆炸事件频登热搜,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10030起,其中三季度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3880起,分别比一、二季度增加47%和16%。这里提醒大家,预防电动车火灾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强化源头管控
购买电动自行车及电池时,要选择知名品牌。切不可贪图便宜,购买“三无”产品,其质量和安全性皆无法保障。
注意充电环节
不私拉电线充电,线路过载易引发火灾;不整夜充电,绝大部分充电器没有“过充”保护装置,电池持续高温发热,引发起火爆炸。禁止在楼梯间、共用走道、楼道等共用部位充电。
严禁停放场所
电动自行车请在室外集中充电场所停放和充电,严禁在首层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等区域停放或充电,严禁在人员密集场所停放或充电,一旦发生火灾,车身高分子复合材料燃烧的有毒烟气将直接封堵“生命通道”。
电动自行车在人员密集场所室内区域违规停放、充电的,由消防救援机构对人员密集场所责令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及时更换旧电池
超出平常充电时间一半以上,说明电池充电能力明显下降,此时应及时更换新电池,切不可贪图省钱,造成电池“超期服役”,从而引发起火爆炸。
及时断充
电动自行车充电要掌握适当的充电时间,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应控制在9小时之内,若充电时间过长,热量积蓄较多,导致电瓶发热,极易引发火灾。
不改装、定期检查
不擅自改装车辆和电池,建议每年到销售点对线路和电池进行一次检查。
电动车起火该怎么灭火?
首先发现电瓶车起火第一时间内应该先切断电闸,防止触电漏电事件发生。
在就近地没有灭火器的情况下,电瓶车起火可以用干的沙子泼洒在起火的电瓶车上灭火,也可以用家里的棉被打湿,覆盖在电瓶车上起到灭火的作用。 选择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可以迅速达到灭火的效果。如果火势紧急,难以控制,则要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寻求救援。
这里再次提醒大家,预防电动自行车火灾首先我们应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和电池,定期维护保养、不违规改装。除此之外,停放在电动车棚内杜绝一切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