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精准防治 筑牢安全发展根基——岳麓区创建省级安全发展工作示范县经验推介

扫描到手机查看
作者: 安环家 2022-02-21 17:00  筑牢安全发展根基 生产安全事故 安全发展工作
近年来,长沙市岳麓区始终坚持以“省级安全发展工作示范区”创建为统领,从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源头管控、专项整治、监管执法、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突出景区、校区、园区、城区四个区域,精准管理、分类施策,努力构建安全发展长效机制,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近年来,长沙市岳麓区始终坚持以“省级安全发展工作示范区”创建为统领,从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源头管控、专项整治、监管执法、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突出景区、校区、园区、城区四个区域,精准管理、分类施策,努力构建安全发展长效机制,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连续7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2019、2020、2021年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优秀单位,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安全保障。2021年成功创建省级安全发展工作示范县。


1


系统谋划,打牢“防”的基础

区委、区政府把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坚持预防在先、防重于救的理念,系统谋划新时代安全发展工作。


安全生产优先成常态。区委、区政府坚持安全生产经费预算优先、划拨优先、追加优先,确保安全经费应保尽保。近年来,全区各级各部门累计安排安全生产专项经费2亿元。同时,区财政每年安排奖励经费100余万元,表彰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先进单位、个人。机构改革过程中,区委高度重视应急能力建设,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优先向各负有应急管理职责的部门倾斜,组建安全监察员、灾害信息员队伍,全区配备专职应急管理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210人。


压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先后出台《区委区政府领导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清单》《岳麓区安全生产巡查制度》等文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压力传导到位。建立区级领导带队检查常态化机制,全体区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坚持每季度带队检查安全生产,对安全生产隐患现场督办整治。近三年来,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区长办公会、安委会例会共计90余次研究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做到了高频调度、常抓不懈、严实推动。


压实街道部门监管责任。组建特种设备、建筑施工、燃气等12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形成安委会统揽、专业委员会主抓的工作格局。制定《岳麓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定》,分类明晰32个区直部门和街镇、园区、景区安全监管职责,健全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为进一步探索地区安全生产协同联动新模式,在长沙市、岳麓区两级应急部门的指导下,岳麓高新区率先成立地区安全生产联合委员会,通过“2+1”叠加模式,改变以往职能分立、效能浪费和动能拖累的不良现象,实现安全工作领域的园街融合,让企业履行主体责任、部门监管和属地管理并向而行。


压实企业商户主体责任。深化“一会三卡”制度,实现在建工地、工贸等重点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全覆盖。开展“最美班前会”评比活动,促进企业提升自我安全管理能力。督促各类企业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义务,聚焦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30家企业获评市级标准化班组建设优秀单位。


2

▲2021年9月8日,岳麓区召开创建省级安全发展工作示范区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攻坚推进大会


源头入手,提升“控”的能力

观大势、识大局,方能谋大事。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将其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常态化统筹谋划、部署推进。


把示范创建推进产业转型作为的突破口,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退出包括非煤矿山在内的高危行业,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轻装上阵。先后投入1470万元,关闭非煤矿山48家、危化品生产企业1家、加油站2家,全区非煤矿山和危化品生产企业全部退出,率先在全市关闭西三环范围内烟花爆竹经营门店80余家。


彰显安全发展实效,大力退出粗放、透支、不可持续的资源型产业。对招商引资项目严格落实安全风险评估和“三同时”建设要求,对达不到安全条件的坚决不予引入。着力构建以科创、金融、文旅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安全发展的基础更加夯实。


以全区创建为牵引,广泛开展安全发展示范街镇、示范社区、示范企业、示范学校、示范单位等创建活动。“十三五”以来,全区先后创成国家级防灾减灾示范社区4个、省级防灾减灾示范社区9个,省级安全发展示范街镇7个、市级安全发展示范街镇17个。德润园小学、教师进修附小等10所中小学成功创建安全示范校区,打造了岳银三村、新塘小区等一批安全示范小区,惠及居民1.6万户。示范引领集群效应效果显著,全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3

▲改造后的岳银三村


破解难题,提高“治”的水平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在于隐患整治,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风险意识,始终将隐患整治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


从细微处着手,确保隐患治理“全覆盖”。推进安全生产“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三年行动等专项行动,建立问题隐患清单46个、制度措施清单166项,累计排查整改各类隐患2.5万条。强力整治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消除农村区域道路安全隐患,国省道路与农村平交路口等154处道路隐患全部销号,113处标志、标牌隐患全部治理到位;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和综合治理,形成全链条、全过程的燃气管控体系,对燃气经营户和使用家庭开展常态化巡查和24小时上门服务,三年来,查处各类燃气案件93起,取缔关停燃气经营网点69家,停业整顿28家;聚焦老旧小区改造,按照“基础类应改必改,提升及完善类能改则改”的要求,坚持改、建、管并举,改造整治与物业管理同步,梳理地下管线、打通消防通道、健全安防设施,全面夯实老旧小区安全基础,2019年以来,全区共投资约5.5亿元,铺排60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改造面积达141.36万平方米。


从薄弱点着手,确保巡查管控“零死角”。每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用于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治理。银盆岭铜盆湖等5个马路市场全部取缔搬迁,航天枫林农贸市场、中南大学胜利村、天穆大酒店锅炉等一批重大安全隐患彻底消除。


从关键处着手,确保问题攻坚“无遗漏”。区政府建立了“企业自查、专家暗查、政府督查”的工作机制,组建安全隐患常态巡查专班,分片区开展隐患动态巡查、暗访督查,确保各类隐患查得准、改得实。近年来,各街镇、部门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投入800余万元,引进10余家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进行安全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从创新处着手,确保安全管理“智能化”。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在特种设备、电气线路、自然灾害等方面大力实施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率先推进智慧电梯建设项目,实现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由事后故障处理向事前预防管理的“两个转变”,目前已安装电梯智联设备3000余台,预计于2022年实现智慧电梯全覆盖。在50余家重点企业和场所推广智慧用电项目,安装电气火灾智能运维管控系统,有效防范电气火灾事故。在1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安装自动化监测预警仪,大力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和能力。

4

▲岳麓区强力推进智慧电梯建设

精准发力,坚持“严”的基调

区委、区政府紧扣“一体两翼”这条主线,紧紧围绕推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重点,紧盯全员安全素质提升,狠抓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坚持宣教引领,深化监管执法,切实筑牢安全根基。


打出“强执法”力道。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三比三严”,即“立案三比”(比数量、比质量、比增量);“办案三严”(严格程序、严格要求、严格规范)。聚焦死角盲区、重点行业、薄弱环节,建立“联合打、重点盯、源头追、群众防”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强执法防事故”,实现“打非治违”常态化。三年来,全区各级各部门累计罚款3992.6万元,行政拘留87人,刑事立案569起,追究刑事责任570人,形成“打非治违”高压态势。


增强“硬执法”底气。着力提升基层监管人员履职能力,聚焦重点经营单位、重点环节工序,组织开展“双随机”异地交叉执法活动,有效避免人情执法,防止“灯下黑”。坚持每月开展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培训,定期进行案卷评查,对处罚案件执法程序、法律适用、证据采集等环节进行审核把关,进一步提升基层执法能力水平。


形成“大宣教”长态。突出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区域“三个重点”,聚焦从业人员、辖区居民、驻区单位“三个覆盖”,把握活动宣传、阵地宣传、媒体宣传“三类渠道”,全域、全员、全年开展精准、靶向的安全宣传。近三年来,全区共举办各类安全宣传活动1000余场次,发放资料30余万份,区域安全发展氛围持续浓厚。

5

▲2021年6月11日,岳麓区举行“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

6

▲2021年11月22日晚,岳麓区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正式启动

统筹资源,构建“救”的体系

安全生产工作重在“防”和“救”。因此,区委、区政府积极探索,以提高应急能力为目标,以构建新的应急管理体系为抓手,突出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科技保障等工作,构筑起安全生产最后一道防线。


突出体系建设。应急管理机构改革以来,岳麓区紧紧围绕“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活、上下联动”的工作要求,成立区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形成统一调度、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区应急事务中心为副科级单位,选配11名工作人员,提升处理日常应急事务的能力。三年来共召开突发事件调度会议30余次,区应急事务中心累计接报处置突发事件600余起。健全24小时应急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建立区委办、政府办、宣传部、网信办、应急办五家应急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会商处置突发事件和舆情。


突出预案管理。根据改革后职能职责,区政府统一修订、统一审核各部门预案,已经编制完成1个总预案47个分预案,形成相互衔接的政府工作预案体系;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预案管理办法》要求,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更新完善预案,完成企业综合应急预案备案140家、重大活动专项应急预案备案50个。根据气候变化的新特点,制定《应对极端降雨工作方案》和《应对低温雨雪天气工作方案》,编制城市内涝风险地图,实现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相互衔接,明确部门单位责任区域,确保应对有序、处置有力。


突出队伍建设。通过购买服务、资源整合等方式,实现综合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队伍同步发展,统筹全区应急队伍建设。目前建成森林防火、水域救援等专业救援队伍5支,加上岳麓蓝天、罗马排水等社会救援队伍37支,长沙航空救援基地落户坪塘大王山,区域应急救援能力实现海陆空全天候、全覆盖。先后组织开展岳麓山森林防灭火、靳江河防汛等综合应急救援演练,累计开展应急演练1207场。去年9月26日,在省森防指调度下,在桃花岭景区完成全省首次森林火灾“盲演真练”,较好完成各项演练科目,展示我区专业救援、精准救援、机动救援能力水平。


突出科技保障。区政府先后投入800余万元建设区应急指挥中心和25个部门街镇视频会议室建设,率先打通部、省、市、区、街、社区六级视频调度通道,指挥中心接入天网、雪亮、水利、景区等监控系统视频信号15000路,安装无人机图传系统,实现重点部位实时监控、全方位监控。区政府投入1.5亿元用于建设谷山中心消防站、含浦消防站和桐梓坡消防站。完成莲花、雨敞坪镇2个专职消防队达标建设,建成141个社区(村)微型消防站、26志愿消防队伍和395个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基层初期火灾扑救力量显著增强。提升应急物资、装备保障能力,实行集中储备和商业代储结合的模式,建立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区级应急物资储备库,设立17个街镇分库,常备救援艇、水下声呐、红外无人机、发电机等应急装备100余种,与商场企业签订物资保障协议,代储易耗应急物资,确保关键时间拿得出、用得上。


7

▲岳麓区率先建成区县级应急指挥中心

作者: 安环家 2022-02-21 17:00  筑牢安全发展根基 生产安全事故 安全发展工作
联系我们
  • 400-071-1996
  •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翠竹街2号59楼

扫码下载APP

扫码注册鑫安云
实现智慧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