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熊猫路学校一班级做化学实验发生意外,酒精外溢燃烧致2人受伤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应急管理局官方微博于2日凌晨发布通报称:2021年9月1日14时50分,成都市熊猫路学校九年级二班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发生酒精外溢燃烧,造成1名教师和1名学生受伤。事发后,学校已及时将这两名受伤的师生送往医院烧伤科救治,目前伤者生命体征平稳。
据了解,熊猫路中学位于熊猫大道,紧邻熊猫路小学,建筑面积约为2.8万平方米,按现代化中学标准设计。该学校办学规模为36个班,可容纳1800余名学生。
近年来学校的化学实验室发生事故的案例并不少见。
今年7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一件化学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火情,一名博士后实验人员头发着火,诊断为轻微烧伤。
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一名研究所当场死亡,此次事故的原因是反应釜高温高压爆炸。
2020年9月,常州一所小学在上化学实验课时,因为添加酒精操作不当,造成酒精燃烧致4名小学生烧伤。
更早的,2018年12月,北京交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实验室发生爆炸燃烧,事故造成3人死亡;2018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一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爆燃,身处实验室内的多名师生受伤;2017年3月,复旦大学的一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一名学生手被炸伤;2016年,位于上海松江大学城的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实验室发生爆炸,有学生受伤...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2006年至2018年,全国高校发生实验室事故16起,造成人员伤亡的有11起。
纵观这些实验室安全事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操作不规范、危险化学品使用不得当。归根究底还是缺乏安全意识。化学实验比着物理实验安全隐患要多一些,因为涉及到的化学品很多是有毒或者易燃易爆,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实验室中易燃有机溶剂的使用:
许多有机溶剂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火灾爆炸。溶剂和空气的混合物一旦燃烧便迅速蔓延,火力之大可以在瞬间点燃易燃物体,在氧气充足(如氧气钢瓶漏气引起)的地方着火,火力更猛,可使一些不易燃物质燃烧。当易燃有机溶剂蒸气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的浓度范围时,也会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