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有话说】企业自主安全管理能力如何提升?

扫描到手机查看
作者: 小明谈安全 2021-11-05 14:10  应急管理 本质安全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
企业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对于企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笔者简单谈一谈企业提升安全管理能力的策略。

建立在“经历”方式上的学习和进步是痛苦的方式,而只有通过“沉思”的方式来学习,才是高明的;还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和进步,这是最容易的。我们应该掌握正确的安全认识论与方法论,从理性与原理出发,通过“沉思”来防范和控制工业生产安全事故,至少我们要选择“模仿”之路,学会向先进的国家和行业、先进企业学习,融入进我们的管理工具中,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01 现实囧境

近年来,迫于事故伤害带来的伤痛与政府监管方面的压力,无数企业纷纷谋求提升自主安全管理能力。这个过程中花了大价钱引进杜邦安全管理体系、壳牌安全管理体系、英国劳氏安全管理体系、南非诺莎五星安全管理体系等等,五花八门、各式各样,颇有些“安全管理工作改革开放”的味道。这个过程中有几大难题,做一个分析分享。


难题一:引进的安全管理体系与现有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融合

因为笔者之前参与过与英国劳氏瑞安咨询公司的合作项目,从一开始我就觉得不合适,后面的实际情况验证了我的看法。在引进劳氏瑞安过程安全管理体系后,因为企业要同时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引进的劳氏瑞安过程安全管理体系,两套体系同时运行严重存在“两张皮”问题。极大增加了管理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管理效率。这个项目真的非常失败。


在这个过程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我们的安全标准化体系与引进的HSE管理体系存在共性,管理内涵和要求上并不排斥,这对体系融合的可能性提供了基础。在此基础上,以基于风险的管理为核心,以全局的眼光和战略规划的方向,将安全标准化和引进HSE管理体系的中各管理要素进行横向比较,求同存异,以风险识别、风险管控和风险检查为核心要素,结合P、D、C、A持续改进循环,将两者管理要求进行分析,取共性、突重点,按照系统的思路、整体的方法、简约的原则将安全标准化与引进的HSE管理体系要素进行有效融合。


这个项目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企业业主内部机构、人事复杂,管理深度、立场等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各归口单位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设计思路,根据策划识别的要素和专业内容要求建立的管理要求多样,内容重复或矛盾,责任不清、过程不顺,执行效果真是差强人意。另一方面,在执行层面各体系分别开展审核,各单位疲于应付,忽略实际应用,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互相排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负担加重。


当然也有做的好的,我实际了解的有陕煤集团引进了南非诺莎五星安全管理体系,实际运行与标准化体系融合还不错。安全标准化与引进的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整合才是企业自主安全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的需要。


难点二:思想上的认同、文化上的看齐及属性上的包含

这是失败的项目中认识到的教训,能直接预兆引进HSE管理体系能否扎根。在我个人看来,企业文化也好、企业安全文化也好,思想、文化、属性是核心重要元素,既是管理方法、也是管理理论。有一个好的企业安全文化,能够激发提升员工安全素质,调动员工的安全意识潜能,做到“个体→小生产单元→整个单位”的良好组合。


一个新的HSE管理体系的引进,从领导到员工看法不尽相同,认识参差不齐,这就导致思想上的认同存在岔道。存在的错误看法往往有:表面的活动,样貌上搞漂亮些、现代化些,对外宣传好些等等。这都是我真正了解到的看法,让当时的我很气馁。


任何工作只要上级高兴、满意了就行,安全管理能力建设也一样如此,上级定了的我们必须执行,上级没有定的我们不能随便贸然去意定,文化使然的结果啊。


因为我们的安全管理理论很纯粹,相比较其他类别的,属性的定位决定了企业安全文化在我们安全工作的发挥空间不大。


这些因素叠加对我们企业借助外部力量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困难重重。


02 企业自主安全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随着国家对安全环保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对事故的追责越来越严,外部安全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很多企业生产经营任务艰巨繁重,有可能因为抢抓发展机遇、赶工赶产而出现生产组织不均衡、设备设施故障率增高、人员疲劳作业、相关方监管不到位等安全生产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难度非常大。这都是我们企业需要提升自主安全管理能力的迫切理由。


企业自主安全管理能力怎么提升?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拙见。


一、健全安全组织和决策体系、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安全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建设。按规定配足安健环专业人员,加强安健环技术队伍的建设;系统梳理安全环保制度和规程,补充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和规程,对与当前要求不适应的制度进行修订,确保安全环保制度和规程的齐备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2、强化安全风险防控预控体系建设。对标ISO45001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结合生产和经营实际,以指南中一、二级要素为指导,完善风险防控预控体系三级及以下要素,进一步完善安全风险防控预控体系。


3、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担当。业务谁主管安全谁负责,层层压实责任,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对重点工作进行分解细化,“清单”式管理;加强正向激励和过程评价,进一步完善修正安全绩效考评机制。


二、强化风险管理,防范化解安健环大风险

1、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抓好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把安全风险控制在隐患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坚持关口前移,根据作业环境、设备、人员等变化,及时进行安全风险辨识,明确管控措施,实施动态管理,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监控、治理、销账的全过程记录和闭环管理,形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2、风险动态变化,风险分级管控和应急管理是安全工作主线。要根据生产经营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持续开展全过程安全环保风险辨识和评估工作,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更新风险分析报告;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闭环管理制度,落实检查表内容,加强分级检查,运用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监控各类隐患,对查出的隐患举一反三,分级管理,杜绝“屡查屡犯”现象,实现对隐患的闭环管理。


3、进一步完善和升级安全风险报告。要全面、及时、有效地搜集并统计安全风险信息,提升在风险信息识别和搜集、风险量化评估及风险识别和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三、强化安全教育与培训,提升履职意识、能力

应急管理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应急〔2019〕107号)文件是个很不错的参考文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1、完善安全技能培训制度机制,制定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加强在岗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培训,严把新上岗员工安全技能培训关;实施基层班组长安全技能提升专项培训,强化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将安全知识贯穿各类人员职业培训全过程。做到在岗和新招聘员工100%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生产型班组100%开展班前会等。


2、以“安全生产月”、“6.5世界环境日”、“消防宣传日”等安全活动为契机,普及安全环保知识,开展安全环保主题教育宣传活动,开展领导上讲台讲安全等活动,利用机会深入开展我们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四、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注重实效演练处置 

督促指导提高应急管理水平。要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主要领导要亲自参加指导应急演练;加强对危险场所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注重实效,不走过场。演练时,要精心组织,每个环节都要演练到位,真正达到检验预案、磨合机制、发现问题、锻炼队伍的目的。演练后要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按照“简明、实用、有效”的原则,完善应急处置卡。


五、加大安全投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加大安全投入,大力推进安全环保信息化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安全环保业务深度融合,淘汰不安全设备,不断提升安全环保保障能力。在高危行业、重点岗位大力推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行动,加快先进安全环保技术装备应用,提高防范安全环保事故的能力。


要加大安全环保风险较大的老旧设备设施的淘汰力度,列出淘汰清单,落实责任、资金和进度,提高本质安全度。


六、战略认识上不出错,现有基础上稳步走

安全管理体系工具与安健环体系和传统安全生产管理内容绝大部分是相似的,一小部分是传统安全生产管理没有的且适用的,还有一小部分是全新的但不适用的。所以,不要恐慌,只要做好系统地梳理工作,安全管理体系提升还是简单的、可行的。而且绝对没有另起炉灶的必要,也绝对不能出现另起炉灶的现象。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搞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就很好了,完全满足企业安全管理需求。笔者对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还是很认同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是一个通用框架,其管理要素考虑了各类企业的普适性,可以把它理解成安全管理的底线思维和标准,可以说它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强制性。而且这些年我国化工、煤矿、机械等多个行业领域的实践表明,安全标准化对于提高各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因为建立在“经历”方式上的学习和进步是痛苦的方式,而只有通过“沉思”的方式来学习,才是高明的;还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和进步,这是最容易的。


我们应该掌握正确的安全认识论与方法论,从理性与原理出发,通过“沉思”来防范和控制工业生产安全事故,至少我们要选择“模仿”之路,学会向先进的国家和行业、先进企业学习,融入进我们的管理工具中,这才是正确的方法。对于有条件的企业来说,可以花点钱,引进点新东西,多探索探索安全管理前景,当开拓者。

03 写在最后

看看优秀企业就不难发现,其安全秘籍就是坚持从企业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是保证企业安全理念落实的根本。反观现实,我们有些企业制定的政策落实不下去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从企业实际出发、缺少员工的积极参与,而这些脱离实际制定出来的安全政策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以此来看,再好的管理办法都要先结合实际,以务实的作风、有力的措施、严格的要求,用实际行动确保,否则即使是引进先进的经验,也会形成“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结果。

文章来源于小明谈安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 小明谈安全 2021-11-05 14:10  应急管理 本质安全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
联系我们
  • 400-071-1996
  •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翠竹街2号59楼

扫码下载APP

扫码注册鑫安云
实现智慧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