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安全技术知识

机械设备是现代生产中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设备,不仅工业生产要用到各种机械,其它行业也不同程度上用到各种机械,它是各行各业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率的有力工具,也是现代工业的基础。 在生产的人机环境系统中,机械与人相比,具有人所不可替代的优点。
机械系统的优点
(1)输出功率大,可长期稳定操作,不易疲劳,生产率高。
(2)自动化程度高。
(3)准确性和速度比人好。
(4)灵敏度和反应能力高。
(5)耐用性强,可在人不适宜的环境下操作。
(6)可靠性高,不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7)运转速度快,可连续运行。
(8)能同时完成多种作业,适应性强。
由于机械设备仍需人的操纵、监控和维护,故机械设备的运转是处于人机环境之中的,从生产安全的角度出发,要保证人、机、环境的 安全,必须协调人机关系,保证人、机的本质安全,遵循人机之间的安全规律,保证系统安全。
工伤死亡事故教训
由于人的安全素质差(即安全意识差、安全观念差、安全技能差、安全行为规范差)而造成的事故灾祸占伤亡事故的80%以上。数据显示,发生过工伤事故的企业,事故比例是,来自农村乡、镇和县城的务工者,工伤事故分别占工伤者总数的70.2%、15.4%和10%,城市户籍职工受工伤的机率占4.3%,而大城市的工伤者只占1.6%。
总结伤亡事故的惨痛教训,人为失误是伤亡事故的元凶。事故中60~70%是人的“三违”而引发,即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而造成伤亡事故。由此可见,除企业对生产机械设备硬件方面增加投资外,对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已变得非常重要,加强和提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素质的问题亟待解决。
机械安全特性及危险防护对策
机械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零部件按一定规律装配起来,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装置。一般机械装置由电气元件实现自动控制。很多机械装置采用电力拖动。
机械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备。机械在给人们带来高效、快捷和方便的同时,在其制造及运行、使用过程中,也会带来撞击、挤压、切割等机械伤害和触电、噪声、高温等非机械伤害。
机械安全是指机器在按使用说明书的预定使用条件下,执行其功能和在对其进行运输、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拆卸和处理时对操作者不发生损伤或危害其健康的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在机械产品预定使用期间执行预定功能和在可预见的误用时,不会给人身带来伤害;
2、机械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生可预见的非正常情况下的任何风险事故时机器是安全的。
机械安全的特性
1、系统性
现代机械的安全应建立在心理、信息控制、可靠性、失效分析、环境学、劳动卫生、计算机等科学技术基础上,并综合与系统地运用这些科学技术。
2、防护性
通过对机械危险的智能化设计,应使机器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挥预定功能,包括误操作时,机器人身均是安全的,使人对劳动环境、劳动内容和主动地位的提高得到不断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