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发两起有限空间事故,有限空间该如何正确施救?

一、河北保定徐水区一羽绒加工厂发生事故
9月11日3时许,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崔庄镇大辛庄村延旗羽绒加工厂一名工人在查看浮渣池水泵时晕倒,随后又有多名工人在施救过程中晕倒。经全力抢救,1人脱离生命危险,其余6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山西太原一处地下电缆井发生事故
9月11日20时左右,山西太原市汾东大街附近一处地下电缆井内,3名工人在井下作业时被困。经初步了解,经过现场救援,3名工人被陆续救出。经医护人员检查,3人已无生命体征。
据调查,近年来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中盲目施救问题非常突出,近80%的事故是由于盲目施救导致伤亡人数增多。在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中,致死人员超过50%的为施救人员。关于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问题,是必须要掌握的安全常识,这里带大家一起学习如何进行有限空间安全作业。
1有限空间分布广
有限空间是工贸、化工、建筑、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等众多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的基础设施也是地下设施、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广泛分布,广大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密切接触
2什么是有限空间
所谓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3夺命的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众多,多少生命在悄无声息间被他夺走!人员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常常发生火灾、爆炸、窒息、中毒等事故。事故发生后,往往由于危害认识不到位,急着救人而忽视防护措施。只有加强安全意识、安全组织、防微杜渐,才能避免伤亡扩大。一旦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出现人员囚中毒或缺氧空息而晕倒的事故切不可盲目进入有限空问内部施救。
4有限空间事故救援指南
当作业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在还具有自主意识的情况下,应采取积极主动的自救措施。可使用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等救援逃生设备,提高自救成功效率。如果作业人员自救逃生失败,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非进入式救援或进入式救援方式。
(1)非进入式救援
非进入式救援是指救援人员在有限空间外借助相关设备与器材安全快速地将有限空间内受困人员移出的一种救援方式。
非进入式救援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应急救援方式但需至少同时满足以下2个条件:有限空间内受困人员佩戴了全身式安全带,且通过安全绳索与有限空间外的挂点可靠连接;有限空间内受困人员所处位置与有限空间进出口之间通畅、无障碍物阻挡。
(2)进入式救援
当受困人员未佩戴全身式安全带,也无安全绳与有限空间外部挂点连接,或因受困人员所处位置无法实施非进入式救援时,就需要救援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内实施救援。进入式救援是一种风险很大的救援方式,一旦救援人员防护不当,极易出现伤亡扩大。
进入式救援要求救援人员必须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确保自身防护安全有效。救援人员应经过专门的有限空间救援培训和演练,能够熟练使用防护用品和救援设备设施,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成功施救。如果救援人员未得到足够防护不能保障自身安全,则不得进入有限空间实施救援。
(3)救援注意事项
一旦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作业现场负责人应及时向本单位报告事故情况在分析事发有限空间环境危害控制情况、应急救援装备配置情况和现场救援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判断可否采取自主救援以及采取何种救援方式。
若现场具备自主救援条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非进入式或进入式救援,并确保救援人员人身安全;若现场不具备自主救援条件,应及时拨打119和120,依靠专业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决不允许强行施救。
受困人员脱离有限空间后,应迅速被转移至安全、空气新鲜处,进行正确、有效的现场救护,以挽救人员生命,减轻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