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事故处置中安全防护的认识和选择

一、等级防护原则
①泄漏介质不明时,采取最高级别防护。
②泄漏介质具有多种危害性质时,应全面防护。
③没有有效防护措施,处置人员不应暴露在危险区域。
④不同区域人员之间应避免交叉感染。
二、防护等级划分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性,将危险化学品事故防护等级划分为三级,分别是一、二、三级,一级最高,三级最低。为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应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质、事故类型、事故严重程度等,针对性地穿着化学防护服装。 (一)一级防护 一级防护为最高级别防护,适用于皮肤、呼吸器官、眼睛等需要最高级别保护的情况。 ①泄漏介质对人体的危害未知或怀疑存在高度危险时。 ②泄漏介质已确定,根据测得的气体、液体、固体的性质,需要对呼吸系统、体表和眼睛采取最高级别防护的情况。 ③事故处置现场涉及喷溅、浸渍或意外地接触可能损害皮肤或可能被皮肤吸收的泄漏介质时。 ④在有限空间及通风条件极差的区域作业,是否需要一级防护不确定时。 (二)二级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呼吸需要最高级别的保护,但皮肤保护级别要求稍低的情况。 ①泄漏介质的种类和浓度已确定,需要最高级别的呼吸保护,而对皮肤保护要求不高时。 ②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 19.5%时。 ③当侦检仪器检测到蒸汽和气体存在,但不能完全确定其性质,仅知不会给皮肤造成严重的化学伤害,也不会被皮肤吸收。 ④当显示有液态或固态物质存在,而它们不会给皮肤造成严重的化学伤害,也不会被皮肤吸收时。 (三)三级防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空气传播物种类和浓度已知,且适合使用过滤式呼吸器防护的情况。 ①与泄漏介质直接接触不会伤害皮肤也不会被裸露的皮肤吸收时。 ②泄漏介质种类和浓度已确定,可利用过滤式呼吸器进行防护时。 ③当使用过滤式呼吸器进行防护的条件都满足时。 三、安全防护标准 进入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危险等级采取防护措施,严格操作规程。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安全防护等级。为进入重危区、轻危区的救援人员配备呼吸防护装备、化学防护服装等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行动要则》,不同防护等级对应的防护标准如表 2-6 所示。
特别提示:
①安全员对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②使用过滤式呼吸防护装备时,应根据泄漏介质种类选择相应的滤毒罐类别,并注意滤毒罐的使用时间。
四、防护手段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常见的防护手段有装备防护和药剂防护。 (一)装备防护 装备防护是指在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处置中,穿着或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以便形成最基本、最具保护效果的安全防护。2017 年 9 月 1 日,公安部、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并施行了《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定了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标准,并将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分为基本防护装备和特种防护装备两大类。针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个人防护装备主要包括: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强制送风呼吸器、消防过滤式综合防毒面具、二级化学防护服、一级化学防护服、特级化学防护服、核沾染防护服、防静电服、化学防护手套等。 1.呼吸保护器具 呼吸保护器具主要有氧气呼吸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强制送风呼吸器、消防过滤式综合防毒面具,呼吸器及防毒面具可抵御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或蒸气对消防员的威胁。 2.化学防护服装 化学防护服装保护穿着者的头部、躯干、手臂和腿等部位免受化学品的侵害。分为特级化学防护服、一级化学防护服装和二级化学防护服装。 (1)特级化学防护服 救援人员在化学灾害现场或生化恐怖袭击现场处置生化毒剂时,可着特级化学防护服装。特级化学防护服具有气密性,对军用芥子气、沙林等的防护时间≥1h。可替代一级化学防护服装使用。 (2)一级化学防护服装 一级化学防护服装为救援人员在处置气态化学品事故中穿着的化学防护服装,是全密封连体式结构。由带大视窗的连体头罩(有防/除雾措施)、化学防护服、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背囊、化学防护靴、化学防护手套等组成。同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冷却装备、消防员呼救器及通信器材等设备配合使用。化学防护服为躯干、头部、手臂和腿提供化学防护的服装,是化学防护服装的一个组成部分。 (3)二级化学防护服装 二级化学防护服装为救援人员在处置挥发性固态、液态化学品事故中穿着的化学防护服装,是连体式结构,能完全覆盖使用者,也可采用一级防护服的结构。一般由化学防护头罩、化学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构成,与外置式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配合使用。 (二)药剂防护 药剂防护是指在危险化学品事故中,通过服用药物、使用药剂清洗等方式以实现个人安全防护。 1.口服药物预防 某些剧毒化合物如氰化物和有机磷化合物等,由于毒性强烈、作用迅速,很低的浓度就 能使人中毒。为防止防毒面具失效,在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时可以先口服预防药物。应 注意,预防药物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从根本上代替防毒面具的作用,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 段配合使用,从而达到强化防护的目的。 2.药剂清洗防护 在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某些具有强酸碱性、强腐蚀性、有毒物质会对人的眼睛、皮肤 等部位造成灼伤、腐蚀或毒害,需及时使用有效的药剂进行清洗。 文章内容来自《危险化学品事故消防应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