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民和花园突发燃气爆炸,事故已致1死14伤,用气安全警钟长鸣

扫描到手机查看
作者: 安环家 2021-11-23 14:15  正确的燃气使用知识和方法 燃气爆炸事故 管道燃气泄露
11月22日7时40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民和花园3号楼发生爆炸,初步调查系因管道燃气泄漏引发。目前事故已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12人轻伤,伤者已送医救治。

据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消息,11月22日7时40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民和花园3号楼发生爆炸,初步调查系因管道燃气泄漏引发。

经核实:目前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12人轻伤,伤者已送医救治。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善后工作有序进行中。

活力玉泉

冬季历来是 用气高峰期也是燃气事故多发易发期,要深刻吸取故事教训,切实提升燃气安全意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业内专家建议,为了避免危险,民众应主动学习正确的燃气使用知识和方法,熟知以下六条原则

1、使用燃气后,务必同时关闭灶具开关和燃气管道阀门。

2、经常检查胶管连接处是否用卡子固定及胶管是否老化、开裂。

3、长时间使用燃气必须通风换气。

4、发现异味,立即敞开门窗,并及时拨打燃气公司电话报漏。

5、一定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具。

6、请仔细阅读燃气购气发票背面的燃气安全宣传内容。


一旦天然气或煤气发生泄露,要立即跑到泄漏点的上风方向,打电话报警,且要尽快离开,并将所有火种带离泄漏点,等待救援。对于因燃气泄露已经在泄漏点附近昏迷的人,应当等待抢险部门救援,切勿在没有任何防护之下进行救援,以免造成无谓伤亡,导致更大危险。


燃气安全


预防燃气爆炸,这些要牢记


一、用18个月要检查

燃气的胶管都有使用寿命,特别是普通胶管,容易老化开裂,若与明火靠得太近或出现破裂,导致气体泄漏,很容易发生火灾,甚至有爆燃的危险。

在使用瓶装液化气时,要注意经常检查和更换胶管和减压阀,防止漏气现象出现,胶管的长度不要超过2米。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除了胶管,市面上还有金属材质的液化气管,其耐腐蚀性、耐高温性更好,寿命也更长一些。


二、不在密闭空间用燃气

天气炎热,使用燃气的空间尤其需要具备通风条件,一旦出现漏气,可及时排出,避免人员中毒和发生火灾。

此外,凡是与使用燃气有关的空间,一定要与卧室、休息间有所隔离,且必须要具备通风条件。装有燃气表、燃气管道以及存放有液化气钢瓶的地方一旦漏气,人员在休息状态下无法及时察觉和处置。


三、燃气加臭,有臭味快检查

燃气原本是无形无色的,为了便于察觉,都经过人工加臭,有特殊的臭味,一旦出现泄漏,很容易被闻到。闻到这样的臭味,一定要先确保窗户打开、检查燃气灶、燃气阀门是否关闭,要是关闭后还有臭味,要尽快联系燃气公司工作人员前来检查。

如果关闭了总阀家里还无法阻止漏气,在专业人员赶到前,千万不要在室内逗留,不要开灯和关灯更不能使用明火。


四、快点撕掉油烟机的塑料膜

为了清洁方便,不少人在油烟机上加贴一层塑料膜,定期更换,可以保持油烟机表面的整洁,殊不知这是十分危险的方式。塑料膜属于易燃物,又位于火焰上方,若被引燃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塑料膜,燃气灶周围还不要放置油瓶、酒瓶、调料瓶等各种厨房常用物,更不要摆放纸盒、竹篮等物品,避免其靠近高温起火。此外,在调节燃气灶火焰时,最好不要让火焰超出锅底范围,避免开太大火。


五、做饭不理人,离人不做饭

有些人使用燃气是“粗放型”的做完一道菜准备下一道时仍然让火持续燃烧着。殊不知,这时把灶关了,不仅仅是节约用气,更是为了安全。还有些人使用燃气灶做饭却中途离开,导致出现着火却未能及时发现甚至造成房屋烧毁的严重情况。

重视厨房安全事故问题需谨记,烧水、做饭使用燃气灶时人不要离开,更不要遗忘正在进行的烹煮。要随时调节火焰,注意锅内汤水煮沸溢出、窗外吹来的风大而熄灭火焰,导致燃气泄漏。


六、时常开关阀门防生锈老化

防火宣传“三清三关”,其中有一“关”就是关燃气总阀,包括液化气钢瓶的阀门。应做到使用时打开,不使用时关闭,因为它是用气安全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保险,可以避免一旦管道破损未发现,不让燃气泄漏。

时常使用及开关阀门,也能保持阀门开关的灵活好用,避免生锈、老化,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掉链子”。


七、疏通气眼、清除油垢

燃气公司每年都有上门的安全检查活动,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提一些安全建议。

比如燃气设施的定期养护,燃气灶表面的油垢要清洗干净,燃烧器的气眼要注意疏通,可用细金属丝或牙刷进行疏通;液化气钢瓶虽然很牢固,但长时间处在油烟场所里,瓶身、阀门、胶管上都会积累一定的油垢,这些同样要按时清洁,防止遇到明火时油垢加助火势,也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

联系我们
  • 400-071-1996
  •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翠竹街2号59楼

扫码下载APP

扫码注册鑫安云
实现智慧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