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之消毒剂常用知识点,你知道吗?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本文总结了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消毒剂及各自优缺点。
一、消毒剂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废水经一级或二级处理后,水质改善,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少,但其绝对值仍很可观,并有存在病原菌的可能。因此,废水排入水体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目前,用氯化法消毒能产生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已广为人知,这是因为氯与水中有机物作用,同时有氧化和取代作用,氧化作用可以促使去除有机物,而取代作用则是氯与有机物结合,形成了有致突变或致癌活性的卤化物。美国规定三卤甲烷(THMS) 的最大浓度为 100μg/L,德国、加拿大、日本也分别规定其最大浓度:为25μg/L、350μg/L、100μg/L, 我国 1985 年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也规定了氯仿的上限为 60μg/L。有鉴于此, 废水消毒一是要控制恰当的投剂量,二是采用其他消毒剂代替,如二氧化氯、臭氧、紫 外线辐射等,以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
各种消毒剂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二、消毒剂的种类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怎样的?
常用的消毒剂有次氯酸类、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辐射等。
次氯酸类消毒剂有液 氯、漂白粉、漂粉精、氯片、次氯酸钠等形态,主要是通过 HOCl 起消毒作用。次氯类消毒剂的弱点是容易和水中的有机物生成氯代烃,而氯代烃已被确认为是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的,同时处理过的水会有一些令人不快的气味。次氯酸类消毒剂粉尘和放出的氯气对人的呼吸道、眼睛及皮肤都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如果不慎溅入眼睛或触及皮肤, 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存放环境要阴凉、通风和干燥,远离热源和火种,不能与有机物、酸类及还原剂共储混运,运输过程中要防止雨淋和日光曝晒,装卸时动作要轻,避免碰撞和滚动。
全文阅读:污水处理消毒剂常用知识点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