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和防范措施之高温烫伤

在造纸企业,因其特殊的生产工艺,“高温”随处可见:烘缸、裸露的蒸汽管道、加热油站、高温焊件、熬胶锅、地沟热水、高温浆料等等,时刻在威胁操作人员的安全健康。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如何正确应对和处理?
高温烫伤在造纸行业安全事故中属于常见类型,造纸行业的特点是高温“点”多(设备、管道、蒸汽、浆料、水等)、接触频繁,因此高温烫伤事故起数一直占前几位。当然,近年来随着安全意识提高以及安全防护用品的广泛使用,高温烫伤事故已呈现下降趋势。本文将结合几起事故案例对高温烫伤的形成、特点、分类、急救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高温烫伤的成因
(1)皮肤接触高温物体或高温液体:最常见,包含的范围广类型多,烫伤部位与正常组织边界较为清楚。(巡查巡检、抢修或接近高温机械设备、蒸汽或高温液体的非常态泄露、拾头等)
(2)接触明火:多见于儿童,易燃物突然燃烧后烫伤,受伤边界不很明显。(气割、喷灯明火)
(3)爆炸时烧烫伤:较少见,但后果不易预测。(压力容器或管道爆炸)
事故案例:
2007年4月18日,辽宁省铁岭清河特钢有限公司炼钢车间一台装有30吨钢水(1500℃)的钢水包在吊运下落至就位处2~3米时,突然滑落,钢水撒出,冲进车间内5米远的一间房屋,造成在屋内正在交接班的32人全部死亡,2名操作工轻伤。
安全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1)从事此类作业的人员必须经系统的岗前安全培训,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置和自保互保能力。
(2)作业前应由工作签发人进行统一部署并安全交底,工作许可人到现场检查各项措施准备和设备条件。
(3)工作负责人应先组织全体人员开展安全预想,对照每一个步骤制定《工作方案》,人员之间加强沟通提醒,注意安全站位。
(4)确保安全防护和劳保用品的有效使用,落实零能源、解决泄压、降温的关键问题,对紧急事件要按照《工作方案》有条不紊的应对,切勿忙中出乱。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