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并不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全部……

扫描到手机查看
作者: 缄之 2021-11-16 13:40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安全机理和安全技术 企业安全管理
为什么大家天天都在围着标准规范走呢?难道标准规范就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部吗?

由于工作关系加入了很多的安全行业的群,大家经常在群里讨论安全方面的问题,彼此都很受益,对个人、对行业都是一件好事情,但近期笔者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大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去找标准、规范、文件之类的支持,并且谈论最多的也是标准规范的理解,开始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但慢慢心里有个疑问:为什么大家天天都在围着标准规范走呢?难道标准规范就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部吗?有必要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下探讨,否则企业安全管理也许会陷入一个很大的误区。


1


一、为什么大家天天围绕标准转?

这其实是一个反向或者氛围的问题,要不然不会这个样子的,我们先去分析一下是谁或者是什么让标准规范成了安全管理的全部呢?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


1、项目审批(生命周期管理)

作为化工生产企业(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从这个生产装置 “出生”、“生长”到“死亡”几乎都需要办理相关的审批(许可、备案、被查等)手续,办理那个手续都需要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文件等执行。很多人都把安评作为了项目和企业安全管理的全部技术文件,其实它是一个很粗的东西,特别是现在这种以审批过关为目的的情况下,可参考价值也是大大折扣,而要求某些行业做的反应风险评估和反应热测定的东西也逐渐被应用,但几乎都是体现了有没有的程度,那些结果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也不知到该叫几层皮了。

所以从项目一开始大家都已经形成了一个概念:安全就是合法合规合标准、规范。这个认知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忽略了其他的部分就有问题了。


2、外部监管及检查

由于近年来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检查是化工企业在日常安全管理中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各级属地监管、行业监管、上级公司等,所以现在多数化工企业一年接受几十次的安全检查是很正常的事情,而检查的依据无疑是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文件等,并且现在检查越来越专业,衍生出了很多隐患排查表、检查表,其实就一个合法合规性的审核,通常都会检查出很多的隐患,然后企业开始整改,周而复始,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循环,好像企业的一切安全管理工作就是围绕法律、法规规范走的,长此以往,势必会形成这样一个认知:安全管理就是对标准!而管理的执行和安全里面的技术成分就被挤得没有了,对于新入职者来说可能根本不知道还有另外两个部分的内容了!


3、行业氛围

现在行业中最流行、最主流的专家就是熟读和解读法律法规规范的专家,行业的会议和一些所谓的峰会也是以解读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主,营造出了一个充满着标准规范的安全行业氛围,大家都是趋热心理,肯定会把更多的精力、时间花在整个事情上面,这样慢慢就形成了一个标准规范为主流的行业氛围,谁不把这些标准规范研究透,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专家!


2


二、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什么?

我们都知道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和管理的综合科目,里面包含内容很是广泛,笔者曾经在对专家分析时把内容分成了三个部分,今天我们依然用这个说法来看看我们到底知道了什么。这三个部分分别是:


(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文件等。很多人觉得这算什么啊,但是其实我们目前的企业都是在围绕这个开展的,包括各种的评审、检查等全是如此,输出的结果就是各种问题、隐患、违法违规行为等,由于这些要求实在是太多了,还不停的修订,据说目前光标准规范就有3000多个,本来是企业根据行业和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去执行,但今年的新《安全生产法》修订了,第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规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这一条把一些推荐标准、行业标准全部都变成了必须执行的条款了!并且全部都是依靠人辨别(主要靠专家),所以几乎没有企业完全满足要求,这个超级内卷的循环几乎耗掉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所有时间和精力,还让大家觉得这就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全部!这说明我们在这方面是很有问题的,是要扼杀掉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性的,这一个不太好的导向。


(2)安全管理部分。广义的安全管理包括我们所说的全部内容,但这里说的安全管理是狭义的安全管理,仅仅是指企业内和安全有关的管理行为,是指我们认知范围内的安全有关的东西全部做好的能力。这个是我们要做的主要工作,但受制于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目前大多企业安全管理处于粗狂式制度管理水平。


(3)安全机理和安全技术部分。这个内容也可以理解我们对风险的研究和探索,目前这方面对于企业更是欠缺,安全机理的研究大多是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但他们又没有和企业建立有效的沟通,导致企业认知存在很大的盲区;安全技术的研究更是稀缺,专业的研究机构很少,即使研究了也是为了挣钱,稍有突破就走进了市场,同时也止于了市场。


所以说企业的安全管理应该是围绕风险防控开展的一系列管理行为,虽然这些行为的依据也是标准规范而来的,但不是天天对照标准、研究标准,标准是死的,但风险和管理是活的,以死的东西去套活的东西,这样做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呢?


3


三、标准规范怎么来的?

写这篇文章没有丝毫要否定标准规范的意思,相反,笔者认为反而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该多做一些自己的标准规范,从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矛盾吗?不矛盾的,笔者要表达的意思是标准规范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标准规范是怎么来的?我们先看看规范的定义:对于某一工程作业或者行为进行定性的信息规定。主要是因为无法精准定量而形成的标准,所以,被称为规范。规:尺规;范:模具。这两者分别是对物、料的约束器具,合用为“规范”,拓展成为对思维和行为的约束力量。除了法律、规章制度、纪律外,学说、理论和数学模式也具有规范的性质。伦理也属于规范。注:规范可能与活动有关(如:程序文件、过程规范和试验规范)或与产品有关(如:产品规范、性能规范和图样)。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它们可以由组织正式规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物流企业组织为了做到别具特色,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影响组织的决策与行动。


结合安全管理的特点和规范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安全的标准规范也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也是建立在风险防控上的、也是建立在管理逻辑逻辑上的,那既然这样,为什么要说标准规范不能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全部呢?下一节继续说!

 

四、企业如何利用标准规范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接着上面说,虽然标准规范是按照企业安全管理做出来的,但他是一个通用的东西,是一个放到很多企业都是可以用的东西,那么问题就来了,不同的企业是不一样的,即使是一个设计公司设计出来的一样的装置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按照通用的依据来进行管理,怎么可以呢?再者说,目前的标准规范还远远没有细化到那个到企业可以用的程度!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去使用标准规范呢?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一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收集适用于企业的标准规范,并做针对性的对比,列出合法合规性企业清单,便于安全管理,这里面可能会分为两类规范,就是硬件规范和操作规范,硬件规范主要是指企业的一些法律法规要求的固定的东西,比如定期的评价、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安全距离等,这些可以用物的东西来表征,另一类就是操作层面的,比如各种作业要求等,这些相对那些硬件要求更容易出现问题;


二是转换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你不可能拿着那么多的标准规范进行工作,这个转换很重要,既要转化完全,也是能够操作,转换完成以后就是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事情了,其实这也是笔者觉得标注规范不应该比重太大的地方,因为到这一步,标准规范已经不用再天天研读了,除非是个人爱好啊!


三是定期进行合法合规性审核,这也是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以此验证转换的效果和执行的效果,也是一个安全管理的必要步骤,审核的结果再用来改进安全管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工作比查一些类似静电跨接的隐患要有用的多!


四是标准规范的定期查新。不但可以查漏补缺,还可以及时更新一些新的、修订的标准规范,以保证其时效性。


4


五、小结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安全法律、法规、标注规范是很重要,但它不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全部,甚至说占比不能太大,更应该关注风险及风险管控和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机制的运行效果,天天围着标准规范走,而忽略了另外亮点,久而久之,这个行业可能就退化到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对标行业了,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发展或者提高就很困难了。我们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不能随波逐流,应该自己考虑一下了,哪条路才是对的呢?


文章来源于艾特HSE,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我们
  • 400-071-1996
  •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翠竹街2号59楼

扫码下载APP

扫码注册鑫安云
实现智慧安全管理